为实现高校与行业龙头企业技术升级需求的精准对接,加速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2024中国千校万企协同创新推进会日前在京举行。推进会上,21所重点高校发布重大科技创新成果1500余项,5个区域政府和产业园区发布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创新和企业技术协同研发需求1100余项,成功实现技术供需对接800余项。
据了解,2022年,教育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相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了“千校万企”行动。“千校万企”行动计划利用5年时间,有组织推动1000所以上高校支撑服务10000家以上企业高质量发展。目前,该行动已经成功帮助了一批企业对接高校,解决了技术研发难题。
面临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命题,有组织的校企协同越发重要。高校是科技创新突破的重要策源地,而企业则是科研成果转化的关键发动机。校企协同的产学研一体化,不仅能够推动企业需求与高校科研的联动对接,突破一系列“卡脖子”领域的关键技术,而且能够引领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校企协同创新,还有助于打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最后一公里”,推动创新链产业链高度融合,提升科学技术研发转化效率,有效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
有组织的校企合作能够推动科技需求与供给精准匹配,促进基于人力资本的校企知识和技术协同对接,形成知识和技术的深度协同范式,从而加速形成先进生产力。与过去单打独斗的校企协同相比,有组织地推动校企精准对接、合作创新更具优势。相较于量大面广的自发式校企合作,有组织的校企合作可以组建跨学科、跨领域、上中下游衔接的攻坚团队,针对性解决行业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共性技术和“卡脖子”问题和行业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切实推动产业迭代升级。这对培育竞争新优势、赢得经济发展主动权具有关键作用。那么,如何进一步强化有组织的校企合作,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
强化有组织的校企合作,要走好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满足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的人才需求。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多以高校为主导,源头创新的拔尖人才不足,与企业需求相脱节,人才培养自主能力短板仍然突出。有组织的校企合作,作为教育、科技、人才有效贯通融合发展模式,能够打造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人才队伍。一方面,有组织的校企合作要精准聚焦新质生产力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大项目,推动高校与科技领军企业协同建立科教融合创新特区,以校企共建孵化器、联合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等为创新载体,加大校企联合培养硕士、博士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力度,激发各类拔尖创新人才的活力。另一方面,有组织的校企合作要注重优化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合作模式,探索订单式培养。可尝试通过设立校企合作人才专项基金,提供中长期拔尖创新人才培训计划与方案,打通“选拔—培养—成长”人才培养全链条,以全面提升拔尖创新人才的创新实践协同能力。
强化有组织的校企合作,要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动能。当前校企合作的科技创新仍然局限于具体产品和工艺研发创新,针对高校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等方面的研发突破仍然较少。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中高校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作用,打造更多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硬科技”。一方面,有组织的校企合作要注重深化校企协同的产学研一体化,引导科技领军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协同创新,共享前沿科技成果,以更多“国之重器”更好服务“国之大者”。另一方面,有组织的校企合作要进一步优化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服务模式,聚焦重点产业链,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和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支持攻关突破一批短板弱项技术,完善攻关组织模式,形成高科技的生产力。
强化有组织的校企合作,要紧紧抓住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着力点,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产业基础。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能够培育更多的劳动对象种类和形态,筑牢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的物质基础。当前校企合作虽然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人才计划等方面有所探索,但针对新领域、新赛道产业创新的支持工具仍然匮乏。强化有组织的校企合作,能够促进新质生产力诸要素实现高效协同匹配,推动构建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方面,有组织的校企合作要注重加强推进高校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重点聚焦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另一方面,有组织的校企合作要侧重支持高校建设面向市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以“揭榜挂帅”、创新不问出身等评判标准,培育更多的未来产业的技术优势和竞争优势,形成高效能的生产力。
作者丨杨连星(必威Betway东盟体育教授、副院长)
来源丨中国教育报
编辑丨郁思雨
编审丨肖启玉